奇珍网 今天这个家,有住友说是自己看过的整屋中,收纳规划最好的一个。 不夸张。屋主@就是6也是住过十年的小房子,才能把收纳抠到这个水平。虽然67㎡的新家也不算大,但足够施展她这些年修炼的「收纳心法」。 内容选自好好住APP用户@就是6 全文无商业合作 户型改造: 破解中国式户型硬伤 先来细品一下原始户型: ①进门对着厨房,入户就是餐厅,典型的国内户型,卫生和私密性都堪忧; ②一字型厨房,操作和储物空间不足; ③4㎡卫生间,狭小无窗还干湿不分离; ④走廊空间完全浪费; ⑤客厅1.3㎡外扩也好意思叫「阳台」; 改造前 再来看屋主是如何逐一破解的: ①餐厅:移出玄关,客餐厅重组为起居室; ②玄关:餐厅移出后玄关功能独立,使用空间增加近一倍,内置洗衣房; ③厨房:门洞改向,纳入小阳台,一字变U型; ④卫生间:外扩40㎝,实现干湿分离; ⑤主卧:纳入过道空间做书房,形成小套房; 改造后 看到户型改造这里,我已经鼓掌了。但接下来,每个空间的收纳规划,才是她家最值得抄作业的地方。 玄关入户隔离区, 还是洗衣角+储物中心。 改造之后的玄关空间真的大,但也一点没浪费,功能、动线、收纳都堪称满分。 入户大门不仅是一道安全防线,更是小户型不可忽视的收纳空间。随身小物挂在门上,拿取方便又不容易遗漏;门上鞋架节省空间,而且进门不落地,减少污染。 玄关这排综合收纳柜,柜门关闭干净清爽,柜门打开后却很震撼。 进门把东西放在中空置物区,口罩、消毒湿巾就近放在抽屉里。高柜内部预留电源,容纳下吸尘器和杂七杂八的工具五金。 最右侧的置鞋区暗藏玄机,高柜里侧有一个转角,屋主利用这里,做成L型转角鞋柜,储物空间也不容小觑。 卫生间安排不下洗衣机,放在玄关反而更符合生活习惯。脏衣进门直接脱下丢进洗衣机,不用穿行室内造成二次污染。 洗烘套装右侧的是「次净衣柜」。隐藏在柜子里的抽拉旋转镜,使用时拉出来,可以270°旋转,玄关、客厅都可以照到。 「洁癖」级别的玄关规划:一切可能的污染源都在玄关做好隔离。 玄关动线+收纳示意图 迷你厨房逆天改命, 一字型变身大U型。 厨房门洞改向,向玄关外推0.7米,凹出一个冰箱位;生活阳台包进厨房,局促一字型生生改成了大U型。洗菜-切菜-炒菜-盛菜-上菜,动线紧凑高效。 不足1m宽的过道,墙上收纳也没浪费。 整面无分隔玻璃门,减少封闭式厨房的界限感,1㎝的极窄门框,视觉上更纤细高挑。 厨房安排在入口处,厨房内外拿取食物动线都最短。嵌入式冰箱没有卫生和收纳死角,上方空间还可以囤半年多的厨房干货。 冰箱右侧的开放格收纳固体调料 灶台右侧是75㎝操作区,选了尺寸相对小的燃气灶和单槽,灶台两侧还能留出30㎝,临时放备菜特别方便。 小家电区:台面放置小家电,吊柜90%封闭区收纳相关配件,10%的开放格是每天要用的工具和杯子。 百叶帘替代柜门,既保证壁挂炉通风,又遮挡住不美好。 下柜这里做了三层拉板抽,使用起来更方便,填米时不用再抱着大米桶做蹲起了。 锅具收纳:原来装了转角拉篮,滑轨占用大量空间,实际使用率不到60%。今年全部拆掉换成带轮塑料盒,锅子竖着放,增容一倍多! 洗碗机上面这块空间只有6㎝,原本被一块封板封死。钢板抽屉+阻尼滑轨,原来的封板加个把手,变身超大工具抽屉! 可折叠/能移动/会伸缩 都是小户型友好家具 与厨房一墙之隔的客厅,基调也是白色,同时增加了一些黑色元素。 投影替代电视,语音控制,完全告别遥控器。作为实用主义者,屋主最舍得砸重金在各类电器和电子产品上,追求极致的舒适与高效。 电视柜一旁是零食小推车;客厅茶几也是带轮的,一开就能秒变运动空间。这些移动家具,都为客厅功能增加了更多可能。 前面说过客厅凸出来的1.4×0.7m小空间(所谓的阳台),改造成整块落地窗,支起桌椅,便成为了一块「居心地」。 改造后的餐厅,从玄关「请」进了客厅,正对厨房入口,方便传菜。 餐厅靠近走廊,处于交通空间的边缘。这款折叠餐桌,让玄关的斜向通道得以延续,也没有凸出的边边角角。 餐桌旁的梯形柜和玄关洗衣区是一体的,因为不规则无法做抽屉,买了几个塑料抽屉一样好用,囤一些抽纸、桌布。 教科书式衣柜布局, 引起强烈舒适! 与多数女生不同,屋主对独立衣帽间完全无感,因为衣帽间内的交通空间一般都浪费了。 主卧定制整墙顶天立地大衣柜,2㎡足以收纳两人四季的衣服、家里所有床品,还塞进一个迷你「家政区」。 衣柜内部,按使用频率和衣物种类合理规划。下面这套收纳图引起强烈舒适,答应我一定要滑! 衣柜内预留电源,装了感应灯带。熨衣板+挂烫机也设计在了衣柜里,熨→晾→收,全部在卧室完成,动线最短。 蓝色系的主卧自带「降温」效果。大衣柜在晚上还可以充当投影幕布,便携投影仪放在床头,躺床上看120寸巨幕电影。 另一间卧室是未来的儿童房,目前布置得比较简单,刷了墨绿色。宜家的折叠床拉开有1.6m,家人偶尔来住也够用。 榨干鸡肋走廊, 小书房也有大容量。 书桌位于原户型的过道,改造时主卧门外推,把过道包进来改成书房,就变成了小套房的格局。整个书房1.8×1.8m,其实够用了。 两个人日常都是无纸化办公,书柜做成吊柜在书桌上方,抽屉柜精简成一个置于书桌底下。 书桌附近基本都是细碎的小件,需要统筹归类、高效收纳。每一格抽屉用塑料盒做分隔,按使用频率分为上下两层。 书柜右侧的门通往客厅,特意做成子母门。平时子门关闭不影响书房抽屉使用,如果是单开门,使用抽屉时就会和门扇冲突。 4㎡卫生间, 也要实现干湿分离。 卫生间的马桶和淋浴在湿区,洗手台独立出来,早高峰期间效率最高,如厕、洗漱不冲突。 入墙式水龙头、壁挂香皂盒、壁挂纸巾盒,卫生间内的一切都尽量不落地。 谁还能没受过颜值的蛊惑?屋主装修时没做封闭式储物柜。半年使用下来,全家唯一缺收纳的地方就是卫生间。用这个百姓储物柜换掉原来的「颜值党」,才是实用主义该干的事儿! 原本卫生间又黑又小,改造后白色系的墙面地面视觉上干净清爽,金色腰线条是点睛之笔,「天窗」给暗卫引入光线。 浴室置物架水渍难清洁,有卫生死角,换成快捷酒店同款沐浴瓶,舒服了!实惠简洁清爽,特别方便清洁墙壁,顶部平台还能放些小件,不要太实用啦。 家政区:清洁刷、清洁剂、拖把、盆,全部上墙,卫生间就是要一个死角不留! 屋主@就是6一直坚信,每一件物品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对于收纳规划这件事上投入真的不少。 而入住两年半以来,她说自己最庆幸的决定,就是没有把所有钱用来买房——面积可以省,但装修不能省。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