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经历了今年春节、清明节前后的过山车行情,持基还是持币依然是基民热议的话题,五一会不会像之前一样节前反弹,节后暴跌?“五穷”魔咒会否灵验?基金该趁反弹赎回下跌再买吗?今天就来一起盘点一下历史,展望一下未来吧。 五一节前后市场会怎么走? 统计显示,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间,沪指在五一前后表现均较弱。节前10日、前5日(交易日,下同)各有7年下跌,3年上涨。节后表现同样较弱,但稍强于节前,10年中,节后5日、后10日均有4年上涨,6年下跌。 具体来看,去年五一前后,沪指表现突出,以上涨为主。2018年A股整体持续下挫,当年五一过后沪指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2015年恰逢牛市,五一前沪指一路上行,五一过后出现短暂回调,随后再度走强。 如上述表格所见,节前三个交易日呈跌幅的情况出现较多。2011、2013、2014、2016、2018跟2019年三大指数都是跌幅明显。 其实这从从交投情绪上来理解的话,说明A股资金的避险惯性容易出现在长假前,大资金可能会在节前选择观望,五一节前节后主要是震荡市的结构性行情,很难有大的行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日历效应”,比如春节、国庆都是有类似的情况。 但是从节后看,似乎好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过去十年来看,三大指数全涨的占了其中五年。集体收跌的年份,也只有2015、2017和2019年。所以,节后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 行业方面,从过往历史数据来看五一行情,统计申万26个板块2011-2020的数据,正收益概率最高的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正收益概率为80%,医药、有色表现也还不错,持有相关板块基金的朋友,可以考虑在5月继续持有相关产品。 另外,“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在市场流传甚广,尤其就今年而言,市场在2月中旬创出阶段新高后便持续处于调整状态。以及年报、季报行情逐渐收官,5月市场会如何演绎? 在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看来,随着业绩披露进入尾声,低估值、顺周期等品种第一轮系统性估值修复暂告一段落。往后看,市场焦点在于基本面与流动性预期“赛跑”。谁能成为阶段性领跑者,是影响市场方向的关键按钮。“建议投资者结合业绩水平,精选景气度向上的品种,布局优质个股。市场将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 王德伦同时提示,受业绩报告公布、持仓结构调整、风格再平衡等多重因素作用,业绩不及预期或微观结构尚未完全得到改善的“明星股”可能面临第二轮调整压力。 持基还是持币过节? 从历史来看,5月行情并不是很乐观,有持续震荡的可能,那么对于基金而言,要不要趁现在反弹卖出,持币过节呢?这取决于你的仓位、基金情况和收益预期。 1、收益预期 如果本身就是想要长期持有并且做投基金投资的时间也是有一段了,想趁现在卖出了,等节后回来的话,就不建议太折腾。很多行业或者说很多基金的投资,它不是一两天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对于风险偏好还可以的投资者,建议继续去执行你的投资计划,就不用管节日。当然,节日对生活状态还是有影响的,我们还可以放假出去玩或者在家里休息,或者学习一些新知识,但是基金我们就可以放在那里不管它。 因为对于完整的一个投资计划来说,赎不赎回这么短的时间,其实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如果本身就有一个比较长远的投资安排和规划,就不建议动了。因为动完了之后,节后还是得回来,如果节后市场上涨,就会错过行情还浪费了手续费。 如果想要享受五一假期收益的,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国债逆回购,另一种是货币基金。如果你有券商账户,那么,建议你可以将资金账户中的闲置资金做国债逆回购的操作,你只需要在交易软件找到国债逆回购的选项,选择你想要卖出的天数的逆回购就可以参与了,并且最晚一定要在4月29日的时候操作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最好在4月29日15:00之前申购,因为过了这个时间再申购,你的资金在账户睡大觉,并不能获得假期收益。 当然,如果假期着急用钱,这个是大前提,如果自己资金周转不过来,那么即使基金只是有点“小赚”也是要离场,提前“止盈”的,所以建议用闲钱投资,否则碰到有急用钱的情况,着急赎回,一旦出现亏损那就不划算了。 每个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看待。如果是风险比较偏好比较低,就持币。但是如果有自己相对完整的一个投资规划和计划,就继续去执行,不用因为假期打乱自己的节奏。 总之,如果目前手头资金比较充裕,近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金需求,建议不要过多揣测市场短期变化,仍然从长期角度出发,做好自己的投资计划。 2、基金自身状况 在考虑要不要赎回的时候,基金自身的收益状况是你需要考虑的。 首先看产品之前买入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比如最大的逻辑变化就是基金经理更换了,又或者是基金公司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估了(股东变化、高层频繁变动等); 其次看产品的业绩在所有持仓基金中的业绩中持续排名最为靠后。我们不该频繁卖掉为我们赚钱的产品,而应该持续评估在所有持仓中排名一直靠后的产品。虽然并不是排名靠后就要马上卖掉,但是需要关注它并分析它在持仓中业绩垫底的原因。正确的产品投资逻辑应该是“长期投资,分散配置,末位淘汰,优选补入”; 还要看产品的投资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出现风格持续漂移等等。 如果目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方向,而且手上持有的基金,基金经理不管是短期业绩,还是5年、10年等的长期业绩表现都满足自己的需求,基金投资风格特很稳定,投资框架等“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那不妨考虑继续持有。 3、仓位情况 我们都知道节前是流动性非常紧张的时候,胜率比较低,不适合重仓博弈,如果仓位过高的投资者,可以趁反弹适当减仓。但也不建议空仓等待,仓位过低的投资者最好的办法是留有一定底仓,定投买入。 从过去30年的历史看,震荡市才是A股主旋律,逆向布局也需要科学地方法,最佳建议仍是“基金定投”,靠长期多次的投入,来解决如何买入的问题。 通过分批买入、摊平成本,一方面降低了风险,可免受短期波动的困扰,另一方面始终保持在场,低位积累廉价筹码。 基金定投是好的投资方法,但定投标的还需要认真选择。对于长期定投的投资者,对资产波动的容忍度相对较高,绩优权益类基金产品更加适合。一方面,有波动,定投更有意义;另一方面,有能力追求长期收益,才能有更好的退出时点。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分批买入或者定投的方式是震荡市较为稳妥的选择。定投的方式是帮助投资者能够长期拿住基金的一个“笨办法”,用时间纪律换取投资空间。 总之,权益类基金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波动,希望投资者能够做好风险评估,用闲钱投资,理性买入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看淡市场和基金短期的涨跌,做好自己的投资计划,不用因为假期打乱自己的节奏。 (文章整理自上海证券报、天天基金网、财富号)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