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八折网 2021-04-12 450 10

狭路相逢勇者胜!关于刺刀的历史演变,你知道多少?

画框 http://www.qzfulinhuakuang.com

  

  在人类数百年的热兵器发展史上

  刺刀这一冷兵器时代的遗存

  始终散发着冰冷与凶悍的气息

  最早的刺刀究竟脱胎于何处

  伴随着火枪性能的迅速发展

  刺刀又经历了怎样循序渐进的变迁

  在现代高科技武器日新月异的今天

  “刺刀见红”的传统

  究竟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本期《军事科技》带您枪尖拭血

  一起了解刺刀发展史

  

  迅雷铳

  明朝早期为了应对北方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自南宋开始盛行的火门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此时的火门枪有效射程尚不到百米,平均每三分钟才能打一枪,在面对游牧民族骑兵时,很容易被快速突进的骑兵拖入近身肉搏。

  

  为强化火枪手在面对骑兵冲锋时的自卫能力,明军开创性地将短矛、盾牌与火枪三合一,形成世界军事史上独树一帜的迅雷铳。正手为枪盾,反手则为长矛,正是在这种攻防兼备的奇特组合下,刺刀这位穿越千年的老兵开始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传奇生涯。

  

  套管式刺刀

  1688年,法国军队率先发明了套管式刺刀,将刺刀套在枪口外侧并用螺丝加以固定,由此解决了射击与拼刺的矛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刺刀本质上仍然是主要用于对抗骑兵近身的“长矛”。因此,各国刺刀形制仍然为单纯的尖刺型,除了突刺之外不具备任何其他功用,且连枪长度普遍接近两米。装备套管式刺刀的步兵还得额外携带短刀、斧头来应对伐木、扎营等日常作业,这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士兵的作战负重。

  

  贝克式刺刀

  19世纪初,英国军队开始采用贝克式步枪作为全军制式步枪,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把装备可拆卸卡榫式刺刀的制式步枪,可以看出这把刺刀从形态上基本就是单手短剑的翻版。

  

  相比传统的套管式刺刀,贝克式刺刀除了用于枪刺刺杀之外,还可在拆卸后用于近身格斗,以及各类切割、砍伐等日常作业,从而大大减轻了士兵的额外负重。正是基于这些优越性,可拆卸卡榫式刺刀迅速取代了传统套管式刺刀。刺刀,这一脱胎于长矛的冷兵器,终于在热兵器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

  

  德制S98/05刺刀

  德制S98/05刺刀,于1905年正式被德国军队采用,是德国在一战中使用量最大的刺刀之一。

  

  因其刀背上的锯齿形似屠夫使用的切肉刀,故而得名“屠夫”。在刀身上设置锯齿是提高刺刀杀伤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刀身拔出或转动时尖齿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伤口,并破坏沿途碰到的一切组织,即使治愈后也会影响肌体功能。除此之外厚重的刀身和锯齿状的刀背,使得S98/05刺刀在拼刺之外,还兼具了砍刀和钢锯功能。这也是军事史上第一把大规模列装的制式多功能刺刀。

  

  德制98K刺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军队的摩托化与机械化,为了方便士兵搭乘载具,各国刺刀形制进一步由“长矛”向短小精悍的“匕首”转变。

  

  以二战期间著名的德制98K刺刀为例,刺刀全长40厘米,刀刃长度27厘米,全刀形态更趋向于一把军用匕首。

  

  随着现代自动步枪与单兵火力的跨越性发展,步兵之间近身白刃战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小,刺刀这一脱胎于长矛的冷兵器,开始向“军用多功能实用工具”发展,今天的刺刀早已不再仅仅是刺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在传统单一功能刺刀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多功能复合型刺刀,如今的刺刀开始变得越来越身兼数职。

  

  请锁定CCTV-7《军事科技》

  本期节目

  首播时间:周二21:44

  重播时间:周一9:34;周三7:58

  周六16:47;周日9:37

  英雄念英雄!11位抗战老英雄流下热泪回忆牺牲战友2021年度入伍新兵体格复检工作全面展开

  巡回招聘会︱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文职人员招考

  

  转发接力!帮这100位烈士找到家!

  

  194.6米我军潜艇艇员创造快速上浮脱险世界纪录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军事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折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八折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