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文艺周报 Volume 37 过去的一周文艺关键词有: 杨笠代言英特尔被下架;三星堆新发现六个祭祀坑;万物皆可CP,那么考古和盗墓呢?马思纯谈一场全网不同意的恋爱;乾隆审美不全是艳俗;《大宋宫词》买豆瓣评论,剧情有如儿戏;这首小学必背的“李商隐诗”《送母回乡》作者竟是现代人;频发的弑母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杨笠代言英特尔广告被下架 3月18日,英特尔消费类产品官方账号@英特尔芯品汇发布了一条微博,内容是杨笠为笔记本电脑做的商业宣传。该微博发布后不久,许多男网友就提出强烈抗议,他们指摘杨笠曾在脱口秀中说“男人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自认为是该品牌主要用户的男性群体认为不该让“看不起”和“贬低”男性的杨笠为英特尔代言,并直言感受到了冒犯。后英特尔迫于压力下架了微博广告,而这种行为又引发了女网友们的不满,战火随之蔓延到全网,演化为一场关于“性别对立”的激进讨论。 @英特尔芯品汇3月18号发布的微博,现已被删除 为何杨笠总是能精准踩雷?而反对杨笠的人究竟在反对什么?自媒体“戴珍珠耳环的猫”认为,所有激烈反对杨笠的人都是社会价值“一元论”的维护者:我们可以各自相安无事地秉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偶尔在网络上与他人碰撞,营造着看似多元的表面现象,而最终,所有的溪流都最终汇入一条河流,以男性角度来看,这条始终暗涌的河流就是长期执掌着主动权、并以维护男性群体利益为规则的男权。 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发表的《杨笠代言英特尔被下架:到底是谁在制造男女对立?》一文中,作者援引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所著的《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中的观点,指出男人之间的纽带为“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简单来说,男性身份的认可是通过男性共同体来加以确认的,只有来自男性共同体的认可才是有价值的,而女性则是用以确认自身主体、投射自身欲望的客体化存在。而当杨笠作为一个女权符号出现在男性视野里,她所代表的“女性主体性“本身就对部分男性构成了威胁。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日)上野千鹤子, 上海三联书店,2015-1 性别问题是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累积共同促成的,女性处于这种秩序中,需要高度的自觉才能发现和抵抗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 杨笠在微博回应此事件 以最近的一份名为“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两会提案来看,其中写道:“我国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因此,我们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柔弱”、“胆怯”等通常意义上的女性化特质被认为是负面的,这显然是一种性别成见。与此同时,要求培养“阳刚之气”又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霸权男性气质中的愤怒和暴力。而此次对杨笠的反驳同样体现着男权暴力的一面:他们屠城般到处举报、谩骂,以至于海澜之家、长城汽车等纷纷慑于此而不得不下架相关广告。 男性网友在和英特尔淘宝客服交流中谩骂杨笠 # 三星堆新发现六个祭祀坑:实证并非外星文明 在历时六个月的发掘、调查和勘探后,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六个“祭祀坑”。3月20日上午,考古研究者在发布会上揭晓了这一重大考古成果: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三星堆新出土金面具 因三星堆出土的面具脸部形象怪异,眼睛夸张,民间一直戏称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说,三星堆遗址的文化核心分布范围位于成都平原,影响范围北至汉中等地乃至渭河流域,南至云贵高原边缘及越南北部。通过历年三星堆的发掘,初步明确遗址三重城圈格局:第一重为月亮湾小城,第二重南界为三星堆城墙,第三重南界为南城墙。既是不同的分区,也代表了不同的营建年代。 三星堆新出土文物 # 万物皆可CP,那么考古和盗墓呢? 三星堆遗址新成果发布后,以写盗墓小说起家的南派三叔竟也登上热搜,原来是央视在关于三星堆的节目中连线了《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这一做法遭到诸多网友的批评,他们指出,让写盗墓小说的南派三叔来评论考古新发现,是对考古工作者的不尊重。主流媒体想要倚仗流量大V来一把“梦幻联动”“双厨狂喜”,却没想到一巴掌拍到马屁股上,平时嘻嘻哈哈的网友们,关键时刻三观比谁都正。 央视和南派三叔连线 其实考古和盗墓并非完全不搭边,比如考古中常提到的“抢救性发掘”就是针对基建中或者是被盗墓者破坏的古墓、遗迹进行发掘,比如西安要挖地铁,也许挖着挖着就出现一个古墓,这时就需要考古队来抢救性发掘;又如四川的张献忠沉银遗址,也是因为当地村民在河道中长期打捞古文物并进行贩卖交易,才被当地重视并开始组织大规模的考古。 然而,盗墓绝不能和考古相提并论,盗墓以寻找值钱的宝贝为原则,会对墓葬造成巨大的破坏,且拿走的宝贝进入黑市后,公众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件文物。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评论道:“首先,考古是发现、研究、保护、利用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其二,考古是在《文物保护法》这样的国家大法下开展的合法的学术、文化活动;其三,考古工作能够在宣传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四,考古成果可以改变我们认识国情和世界的方式,可以为社会文化发展,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做一系列正能量的事情。凡此等等,如何是盗墓这样的非法行径所能比类的呢?” 但是关于南派三叔能不能上央视,大家则各执一词。有网友戏谑:“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即盗墓题材的写作终究属于文学,有自己的圈层和受众,不应该被主流收编;而考古爱好者则认为,总是提及盗墓是对考古工作的一种误解和污名。 # 肖战加盟《如梦之梦》 著名导演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该剧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演出长达八个小时。保利央华舞台剧《如梦之梦》近日宣布启动九城巡演计划,首站将于4月23日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举行。正在台北执导张震、萧艾主演新剧《江/云·之/间》的赖声川表示,“巡演从武汉开启,意义特殊,希望《如梦之梦》带给观众一段难忘的经历,祝福武汉。” 此轮巡演阵容中,包括许晴、冯宪珍、黄璐、孔维、肖战等演艺明星,引发了流量明星对话剧市场的影响等不同的讨论。 在一众加盟明星中,最耀眼的就是肖战。从28岁出演《陈情令》之后,肖战一直站在舆论的中心,粉丝们把他捧成了中国一骑绝尘的流量明星,最近他出演的《斗罗大陆》播放量破46亿,而他加盟的《如梦之梦》也被认为是接棒胡歌、开始在话剧舞台上打天下。 # 马思纯快跑:全网不同意的恋爱 除了肖战,另一位总是引起讨论的明星就是马思纯。自从和周冬雨一起拿下金马奖双黄蛋之后,马思纯的风评似乎一路下跌。出演《第一炉香》,被指摘“太胖”,“不像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在微博谈读张爱玲的感受,发言又被认为没文化。近一年来,“马思纯首谈抑郁症”“马思纯发胖”“马思纯感谢杨紫”等热搜频频引发关注,而最近,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的恋爱又在网络世界扔下一磅炸弹。 微博网友评论:马思纯快跑 不同于以前的矛头总是指向马思纯,因为张哲轩黑料不断,在这次讨论中,马思纯又变成了国民小公主,网友像担心自己的白菜被猪拱了一样为马思纯操心,不希望她真的遇上渣男,过着不好的生活。这种全网爆发的对其强烈的呵护欲或许连马思纯自己也惊呆了,难道之前对她的挤兑都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分析马思纯的境遇,或许很大程度要归咎于她自己的性格。《新周刊》的一篇文章《马思纯,愿你不再拧巴》中写道:“中产家庭精心培养起来的乖乖女马思纯,从小到大习惯了听话,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长久积压的情绪,很容易让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都出现偏差。因此,马思纯身上常常有一种拧巴。她一方面在不该小心翼翼的地方小心翼翼,比如生气从不发脾气,为了不麻烦司机而憋尿等等。另一方面又在该慎重其事的地方拎不清,比如死磕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不像精明强干和全世界硬刚如杨幂,也没有天赋异禀到像周冬雨,马思纯身上总是透露出一些不如意:一吃就胖,胖了就被怼上热搜;没那么聪明却总被予以重任,如出演《风中有多雨做的云》、《第一炉香》,然后又被吐槽德不配位;恋爱中总是深情错付遇人不淑……常常在公众平台上流露出无力和悲伤,相比于更多始终完美的女明星,马思纯更像是一个会被各种烦恼缠身又没办法强硬到不露痕迹地整理干净的普通人,因而很难让看着她一路走过来的网友真的讨厌和坐视不理。 马思纯在综艺节目中谈抑郁症 # “乾隆审美”:还有许多惊喜是你不知道的 乾隆帝大概是历史中最容易上热搜的皇帝。最近,一条“这也是乾隆审美”的微博上了热搜,该话题由博物馆摄影师、文博山西特约摄影师“动脉影”发起,截至3月25日晚,该话题的阅读数已达3.2亿,讨论数5.9万。 在微博中,@动脉影发布了一组乾隆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基本都是纯色系,清新淡雅,博主力驳乾隆帝是一个只喜欢艳俗的花花绿绿的皇帝。被称为“十全老人”、在位六十年的勤奋异常的乾隆帝,岂是以单纯几件彩色小瓷瓶就可以妄下定论的。 目前,大众对乾隆帝审美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他喜欢到处题诗,却字一般诗也一般;其次是落到他手里的书画、瓷器,总是被乾隆在赏玩之余乱题字,或粗暴地盖上自己的大印章,很令文人墨客们反感。 当然,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乾隆帝也并非只知“破坏”不知创造 。乾隆五十八年,第一个外交使团——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为康乾时代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乾隆朝的传教士甚至形成了“海西派”,和宫廷画师一起服务于皇室。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郎世宁,他以西方写生的技巧,绘制了很多中西合璧的精彩绘画,而他绘制的以帝后为主题的画作也得到了乾隆的鼓励和嘉奖。 《乾隆帝妃古装像》,郎世宁,清,绢本,设色 乾隆从不是一个抱残守缺的帝王,在他看来,把西洋画的形似与中国画的神似结合起来,才是最完美的绘画艺术。而西洋油画的魔力,还在于错觉横生的透视法,用这种透视法创作的画被称为通景画。如今故宫博物院中尚未开放的一个神秘之处——乾隆花园中的一所倦勤斋,就绘制了通景画,极其炫目。 宁寿宫倦勤斋戏台 而之所以我们会关注到彩瓷瓶,是因为在乾隆主政时期,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装饰工艺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制品中的技艺上乘之作,可以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明的色泽,把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准确细致地加表现出来。因而,彩瓷总被作为乾隆朝艺术的代表被提及。 # 《大宋宫词》买豆瓣评论,剧情有如儿戏 近期,李少红导演,刘涛和周渝民主演的《大宋宫词》开播以后,《大宋宫词》的豆瓣页面下出现了一批五星和四星好评,评论者在打分后会附上动辄几百字的正向短评。很快,就有豆瓣网友发现这些评论有相似之处,并称某些豆瓣影评人存在“拿钱办事”的行为。 豆瓣官方3月24日回应称,豆瓣社区不欢迎一切试图影响条目评分公正性的行为,相关账号和条目已经处理。而在一波打高分热潮退去后,《大宋宫词》在豆瓣的评分已经跌至3.9。 《大宋宫词》投资巨大,却只拿到3.9分,连及格线都未达到,可以说是血亏。同样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7.8分,《清平乐》也有6.5分。《大宋宫词》评分低的背后当然有先花钱请水军的行为败坏好感从而引发的网友报复性打低分,但该剧本身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先来看《大宋宫词》的优点,和所有的宋代正剧都重视服化道一样,这部剧的服装和布景都很雅致,几乎没有一个场景出现扎眼的、不和谐的颜色,甚至在一场秦王夜宴的片段中,人物衣着、姿态和调度都照搬《韩熙载夜宴图》。而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卖力,比如周渝民,剧中可以肉眼可见他有多不容易,跟他对戏的父皇,念出来的台词简直烫嘴,且所有的场景神奇地有一种别扭的话剧感。 剧情再现《韩熙载夜宴图》 而这种话剧感主要由剪辑混乱带来的剧情割裂造成,尤其是剧里的第一、二集,延续着和新版《红楼梦》一样鬼魅的气质,每个场景停留不到两分钟就被迅速切走,几乎没有空镜留白。网友吐槽说跟不上逻辑,几乎要开0.75倍速,人物的情绪丝毫没有前期铺垫,直接释放,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男女演员在第一集不到半个小时就搂抱在一起了。 说回《大宋宫词》的剧情,该剧在前期宣传中反复强调还原历史,资深影评人@吾嘶电影认为,一味地强调“还原历史”也并非是一种好的营销手段,观众反倒会因为台词语言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觉得这些角色更假,产生一种创作上的脱离。 刘涛饰演的刘娥在剧中的扮相和历史画像对比 #这首小学必背的“李商隐诗”《送母回乡》作者竟是现代人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下!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这首名为《送母回乡》的诗歌,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中一直被署名为李商隐所作。3月18日,网友“余鹧鸪”在豆瓣广播中指出,这首诗的真实作者竟是当代诗人寓真。余鹧鸪检索发现,早在2005年“就有人把这诗安在李商隐名下,题目都作’送母回乡’”。 澎湃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在亲子、幼教、诗词国学等各类公众号上,不仅单纯署上了李商隐的大名,还煞有介事地增加了赏析、背景介绍,诸如“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母亲去世,遵循管理,李商隐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首诗抒发了李商隐对逝母的怀念和懊悔”,愈发显得可信。每当母亲节之时,“李商隐的《送母回乡》”就频频出现于各种文章和网友文案当中。 澎湃新闻指出,如果编选者、传播者能够稍微检索比对一下李商隐诗集的权威版本,稍微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只要稍有诗文常识,恐怕不难发现其中的不对劲,至少多少会有所怀疑——李商隐的风格是这样的吗?唐诗中有“母爱”这个词吗?实际上,记者通过多个古典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在所有古典诗词当中,“母爱”作为名词几乎没有出现过,而在唐诗中,则更是可以确信:一次都没有,除了这首“李商隐的《送母回乡》”。 # 频发的弑母案:孩子的危险心结与精神困境 3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县15岁女生弑母藏尸冷库,其父发现遗体后报警。据了解,女生和母亲发生矛盾后将其杀害,村民们表示:女孩平时很文静,她父母关系也很好,平时在外打工,她妈妈也很持家。 而这个似乎在惊悚电影中才会出现的事情在现实中却不是一个孤例:去年五月,山东青岛一个高一女孩用身子将她的母亲勒死,称在案发的前一天就想过要动手,之后女孩还反锁房门,和母亲的尸体待了2天1夜;去年11月,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居民李某某与其母亲发生口角并产生冲突,致其母死亡。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与其母谢某长期存在矛盾。 而最耸人听闻的弑母案则是北大吴谢宇,一个完美的天才少年预谋已久,弑母后将尸体以层层塑料膜加碳包裹以防尸臭,之后化用母亲身份向单位、亲戚请假,获得一笔钱后开始逃亡,三年以后才被捕。 无论是吴谢宇案还是上述的诸多弑母案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吊诡之处:总是一个在外人眼中优秀乖巧的孩子、一位把心都掏给孩子的尽职尽责的母亲,孩子却选择去杀害母亲。在多个案例中,都具备以下四个因素:单亲、母亲、要求严格、独生子女,四个因素共同促成一份让人窒息的爱。刑事命案的低龄化、高智化、反亲情化已经成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问题。这种在大众认知中违背伦理的、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频发,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一种更本质性的分析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弑母的隐秘原因:当一个孩子想要进入父权制体系并为其体系权威所接纳,弑母标志着孩子与母亲脐带的完全断裂,伴随着潜意识驱遣的暴力而血腥的弑母冲动。 《美国的弑母文化》,孙隆基,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9 而以一种更为普遍的、心理学上的“危险心结”来解释,则是人在心理历程中经历了某种外部刺激而形成了心理创伤和由此发生的执著于心理创伤的扣结现象。当人出现了某种心理发展的抑制、偏执、结滞状态,由此出现异于他本人常态的行为表现,甚至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这就是因危险心结而出现的犯罪心理现象。 危险心结通常分为三个类型,即意结类、知结类和情结类犯罪心理。比如吴谢宇的作案心理就属于其中的意结类犯罪心理,是人在清醒并且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在有意识的心态下出现的对自己部分心理内容不知或者因自己不同意识间的冲突而对自己心理内容觉知困难的现象。 弑母案中的孩子们长期处于一种无法终结的精神困境:面对一个在现实中长期持有一种负面情绪并持续给自己施压的、站在亲情伦理和道德制高点的母亲,两代人之间始终缺失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弑母几乎成为了终结这种困境最“有效”的办法。如同吴谢宇在2013年在人人网上转发的一段话,“手上捏着后半辈子,摔坏了还能求个痛快。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一个选择会改变多长的人生,一年,十年,五十年;还是七月份,明天,下一秒。不知道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一刻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曾在一段亲情关系中承受着什么。 在大众倾向于以伦理来强烈谴责这些弑母的孩子并且冠之以恶魔、甚至中邪等充满迷信色彩的标签时,弑母案件的频频发生或许更可以将这种因为强烈的反伦理性而被神秘化的行为祛魅,促使大众对其有更为科学的认知。如山我跟所述的以心理角度来分析或许更客观,也更容易让家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及时疏导。 # 北方“春分”沉醉 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将在这一周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临,空气中能够识别出和冬天的泠冽迥异的气味,而北方第一茬迎春已经开败、所有向阳位置的玉兰开到荼靡,如果还没有心无旁骛地走进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可能就和今年的春天错肩了。 关于春天的影视剧,有一部最为切题的《春夜》,男女主丁海寅和韩智敏常走在春天的夜晚让人印象深刻。韩剧美学中总会特别突出季节,如《来自星星的你》全剧都在冬天,贡献了大雪天配炸鸡啤酒的饮食习惯。季节也是男女主感情变化的推手之一,所谓“物色动荡,心亦摇焉”。 除了《春夜》,很多影视剧都喜欢表现夜晚,如导演费里尼以荒诞和梦幻著称的电影也喜欢让故事发生在晚上,《卡比利亚之夜》《大路》中空旷又充满历史感的罗马在夜晚更加神秘美丽,《甜蜜的生活》里,男主走进罗马的夏夜喷泉水池的也成了影史经典画面。 《春夜》剧照 费里尼《甜蜜的生活》 而从郁达夫写作《春风沉醉的晚上》以后,春夜也可能更加映照出人的窘迫。在郁达夫的故事中,在沪上闲居,以写文章潦草度日的无名文士感慨于自己的潦倒,走进春夜时,只看到:“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你会怎样度过一个春天的夜晚呢? 逝者 3月21日,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岁。他的主要作品有《欲望》《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等,曾获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等多项权威大奖,近年来一直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 3月23日,演员张少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5岁。张少华生前塑造了众多观众喜爱的母亲形象,05年获得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责编 | 周生生 三棵树 主编 | 魏冰心 图片 | 网络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