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八折网 2021-04-09 450 10

重庆律师为40万聋哑人打官司,反被作案团伙威胁

赚钱

  

  

  2018年1月13日晚,唐帅律师的微信爆了。

  手机微信“铛铛铛”的提示音不断,到第二天凌晨,微信5000好友已到上限。

  可还是有很多人要联系他。

  没一会,他私人微信又被拉了400多个群。每个群,都近500人。

  唐帅说:”那天晚上,联系我的人有二十几万。“

  这些人,是聋哑人。

  之所以都找到唐帅,原因是他们遭遇了诈骗。

  而且,都源于同一个诈骗主谋——湖南龙盈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这并非一般的诈骗集团。

  公司老板是聋哑人,高层也基本都是聋哑人。

  因此,他们诈骗对象,也是专门针对聋哑群体。

  “买理财,高回报!”

  “一个月存5000元,利息高达5120元。”

  

  

  健全人一眼就能看破的“庞氏骗局”,在聋哑群体里面,却成了无比锋利的镰刀。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

  唐帅调查发现,全国有近40万聋哑人被“龙盈公司”所骗,资金达几十亿。

  

  图片来源:谷雨实验室

  诈骗规模如此之大,案件的复杂,可想而知。

  有领导提醒唐帅:涉及面很广,难度相当大。

  与此同时,“龙盈公司”负责人也来电话了。

  对方给了唐帅两个选择。

  1,过来当我的法律顾问,年薪随便开。

  2,给你5000万人民币,出国玩两年。

  唐帅问:如果都不呢?

  对方回答:你活不过年宵。

  那一年,唐帅33岁。

  上有老下有小,都是最怕死的年纪。

  但斟酌再三,他还是决定接受这20万聋哑人的“请愿”。

  因为迄今为止,唐帅是中国唯一一个精通手语的律师。

  

  图片来源:人物周刊

  一旦拒绝,几十万聋哑人的血汗积蓄,或再无拿回的可能。

  唐帅的良心,做不到。

  一天夜里,他在重庆律师所工作到凌晨。

  楼下保安忽然打来电话:“你提防着一点,楼下有两个男人穿着警服,用手语比划。”

  电话挂断,唐帅往窗口一看。

  果然来者不善。

  唐帅立刻拨通了报警电话。

  后来,警车的警笛声响起。那两个冒牌警察,才离开了律师所的大门。

  但这一切只是刚开始。

  更多威胁的消息,开始在聋哑人的微信群传开。

  “包总花5000万,买唐帅的人头。”

  “包总雇了两个聋哑杀手。”

  面对死亡威胁,说不怕是假的。

  那些天,唐帅待在律师所闭门不出。

  几个男同事充当保镖,腰上还别了一把菜刀,以防不备。

  

  另一方面,为收集证据,唐帅也下了一盘大。

  旗

  “龙盈公司”老板也是聋哑人。

  在这关键时刻,肯定也需要一个会手语的律师顾问。

  唐帅心想:安排一个卧底过去,岂不是能直捣黄龙?

  为此,他花10万重金,招了脑袋灵活的两个聋哑人。

  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法律知识培训,然后,伪装成“律师”,安插到对方公司.......

  2018年夏天,通过卧底的配合,唐帅资料收集齐全,转交警方。

  不久,“龙盈公司”的头目全部落网。

  唐帅,赢了。

  但在大松一口气后,唐帅很快又进入新的战斗。

  帮聋哑人维权,帮聋哑人辩护,给聋哑人提供法律咨询......这件事,他已干了十四年之久。

  

  都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既不聋又不哑的唐帅,为什么会替不相识的聋哑人卖命?

  这一切,得从他的原生家庭开始说起。

  1985年,唐帅在重庆出生。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在得知儿子不是聋哑人那一刻,父亲抱着我,差点哭出声来。

  是的,唐帅父母都是聋哑人。

  长年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不知尊严为何物。唯一所求,就是希望下一代能走出“聋哑”的魔咒。

  所以,在得知儿子是“健全人”那一刻,唐帅父母下了一个决心。

  拒绝儿子学习手语。

  拒绝儿子接触聋哑人。

  离聋哑群体越远越好。

  因此,唐帅被“抛弃”到外婆家抚养。

  

  

  

  “聋哑人是最贫穷的人,是生活在最底层,最低级,最自卑的人。你和聋哑人打交道,你能有什么出息?”

  在当时,唐帅父母这样认为。

  

  但唐帅没有按照他们预定的轨迹行驶。

  有一回,唐帅父亲突然急性阑尾炎。

  到医院急诊后,医生问:“你哪里不舒服?”

  唐帅父亲发不出声,在肚子上各种比划。

  医生一脸蒙圈,问背后的家属。

  这时,唐帅4岁,不懂手语。

  外婆也摇了摇头,表示啥也不懂。

  救治陷入尴尬......

  也就从那时候起,唐帅决定开始学习手语。

  父母反对,就偷偷学。

  父母不教,就请教别的聋哑叔叔阿姨。

  原因只有一个:等父母老了,如果自己连手语都不懂,又该怎样照顾他们?

  

  

  

  

  唐帅家里很穷。

  父母是福利工厂最底层的工人。每月收入,勉强维持家用。

  有一次,外婆买了几个苹果。

  有一个烂了。

  外婆切掉半边,把剩余的一半递给唐帅。

  但他的反应是,捡起腐烂的半个苹果,一边啃一边告诉家人:“长大以后,我一定要挣大钱!”

  因为穷,唐帅高中被迫辍学。

  后来在某个富人家里做临时工谋生。

  命运的改变,就此悄然发生。

  有一次,雇主家里来了客人,是某公安局的局长。

  

  闲聊时,局长惊讶:“小伙子,你居然会手语?”

  唐帅点头示意。

  局长激动道:“走,今晚吃完晚饭就跟我走。正好我们打击了一个聋哑人犯罪团伙,需要你帮忙沟通。”

  

  

  

  唐帅去了。

  当时情形是,警方请来的手语翻译员,聊了2小时一点信息都没有捞出来。

  大家都僵在那。

  但唐帅只花了30分钟,就让这些聋哑犯罪嫌疑人全招了。

  局长问:“你怎么做到的?”

  他说,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我了解聋哑人吧。

  

  彼时,唐帅也聊到就业方向的困惑。

  这位局长给出建议:现在聋哑人犯罪率非常高,但会手语的律师几乎没有。建议你学习法律,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这段话,成了唐帅人生最为关键的指南。

  通过自学自考,唐帅被西安政法大学录取。

  并顺利成为一名律师。

  由于精通手语,他的服务群体多数都是聋哑人。

  有一次,一位老太太跑到律师所,问:“你就是那个会手语的唐帅律师?”

  唐帅说,是的。

  老太太当场泣不成声:“救救我女儿,她是被冤枉的。”

  听完对方的陈述后,唐帅就跟着一起去了派出所。

  奇异的事发生了。

  警方笔供白纸黑字写着:

  翻译人员问,你是不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在商场偷盗过一个手机?嫌疑人回答,是的,我承认,是金色的苹果手机.......

  

  

  

  

  可是,回调当时的审讯监控,嫌疑人的手语意图明明是:我是被冤枉的,我没有偷东西!

  

  为什么白的会被翻译成黑的?

  这起案件,到底有什么猫腻?

  唐帅说:手语翻译人员有问题。

  此处需要解释一下,聋哑群体的手语使用现状。

  手语翻译人员无一例外,学的都是普通话手语。

  但真实情况是,中国90%以上的聋哑人,都在使用自然手语。

  

  

  两者差别有多大呢?

  唐帅解释:相当于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闽南话。

  可谓天壤之别。

  

  

  显然,那个手语翻译人员根本没有看懂嫌疑人在表达什么。

  但即使如此,手语翻译人员还得不懂装懂。

  “她说承认自己犯罪了。”

  “她说自己在商场偷了一部金色苹果手机......”

  胡乱猜测的动机只有一个:

  手语翻译人员是警方花钱请来的,一旦暴露自己无法胜任“翻译”,还怎么赚钱?岂不是砸自己招牌?

  

  手语翻译业还有一个更黑暗的现象。

  某些手语翻译人员,竟明目张胆向犯罪嫌疑人索要贿赂。

  唐帅就插手过一个案子。

  审讯视频手语内容如下:

  手语翻译人员说,“我跟你说了,你家人只愿意打六千块钱。”

  嫌疑人求情:“你再跟我家人说说,让他去凑钱。”

  ······

  后来,价格没谈拢,谈崩了。

  手语翻译人员翻脸不认人,伪造供词,制造冤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唐帅反复强调一句话:

  在全国各省各地,我是频频遇到这种情况,频频遇到。

  

  

  这会导致什么?

  翻手云,覆手雨。

  无罪可以变有罪,轻罪可以变重罪。

  聋哑人的命运,全凭翻译人员一张嘴怎么说。

  种种可能,细思极恐。

  有记者问唐帅:“你能对你今天说的话负法律责任吗?”

  唐帅慷慨陈词:“能。”

  此外,还引用了一位法官的话:

  在聋哑人案件上,真正聋哑人刑事案件的裁判者,不是检察官,不是律师,也不是法官,而是手语翻译人员。

  

  

  

  

  

  

  手语翻译行业乱象只是其一。

  聋哑人犯罪率高居不下,跟法律意识淡薄,有着绝对关系。

  有个聋哑女生从事性服务产业。

  她一本正经用手语比划着:我每天陪客户喝酒,陪吃饭,陪睡觉,可他们不给我钱了,你能帮我要回来吗?

  唐帅问,你知道你在从事违法行为吗?

  聋哑女生一脸问号:“你情我愿,怎么就违法了?”

  前几年,唐帅组建了自己的律师团队。

  除了帮聋哑人打官司,还会做线上法律咨询。

  关于离婚,健全人的问题,一般都是怎样分到更多财产。

  聋哑人的问题是,“离婚在哪里离?”、“法官、律师他们是干什么的?”

  法律意识差到连未成年都不如!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2700万聋哑人。

  但会手语的律师,却只有唐帅一人。

  从业十几年,唐帅没日没夜忙着。

  每天平均只能睡四到五个小时。

  

  在律师所,大家知道唐帅一个习惯:如果明天要开庭,唐帅今晚一定会通宵。

  有一年,唐帅母亲患病,住院三个月。

  他作为儿子,一共只去了3次。

  且每次都凌晨,匆匆看一眼就走。

  聋哑的母亲不理解儿子为何总是忙忙忙,连亲人都不顾。

  在一次开视频的时候,她做了一个手语。

  意思是:你这个儿子,生了跟没生一个样。

  唐帅的委屈,无处诉说。

  可能你会问,忙成这样,应该赚了不少钱吧?

  很遗憾,别的律师是做得多,赚得多。

  唐帅却相反,接聋哑人案子越多,亏的越多。

  

  这个逻辑很简单。

  作为律师,接健全人的案子,会先报价。

  低于心理最低价位,他可以拒绝。

  但聋哑人往往是,跑进律师所就诉苦:“唐律师,我就这么点钱,你一定得帮帮我!”

  此时此刻,你能拒绝么?

  拒绝,就相当于见死不救。

  因为天下再无第二个能帮他的律师。

  个人精力再旺,能接的案子也相当有限。

  唐帅还开通了线上”聋哑人法律咨询服务“。

  在重庆,律师业咨询规定是400-4000元每次。

  可唐帅打破“行规”,设置费用仅“单次39.9元,时长两小时”。

  

  唐帅说:我算一下,这就是我们运行的最低成本费用。

  真正的,“不赚钱,交个朋友”。

  活多钱多,还时不时面临人身威胁,这工作,搁谁也不想干。

  唐帅也承认:有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

  可是,每当前一天晚上下定决心,劳资不干了。

  第二天往办公室一站,看到那些无助而充满渴望的眼神,心,又软了下来。

  “我不是不想退,我是不能退。”

  

  唐帅还有很多力不从心的愿望。

  他有多个私人微信。

  每个微信基本都“人满为患”。每天醒来打开手机,就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他回复。

  可是,千千万万个聋哑人,他怎么应付过来?

  的

  

  他想给更多聋哑人普及法律常识。

  因为他们犯罪率高,不是本性恶,而是不知何为“违法”。

  他还想甩掉“中国唯一”、“中国第一”的种种头衔。

  只有手语律师不再稀缺,中国聋哑群体的权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记得在《面对面》节目的末尾,他说了这一段话:

  我要抓住每一个在媒体露面的机会。一方面是希望社会大众,能关注聋哑人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媒体,吸引一些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团体当中。

  

  

  

  

  

  

  

  钱某某虽只是一个小公众平台,却也愿为出一份力。

  为无声者发声,替善者行善事。

  所以,恳求大家能帮忙转发此文。

  我相信,我们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在传播善念。

  我们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在缩减弱势群体和文明之间的距离。

  我们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在助力唐帅律师的心愿——“中国有2700万聋哑人,但中国不应该只有一个手语律师。”

  作者:卓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折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八折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