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后来被衍生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一个好的家庭,兄弟必然是和睦的,互相珍惜的,也是互帮互助的,就像一只木桶,但凡一根木板矮了,就容易散架,能装的东西自然也少,而李氏三兄弟,他们是真的做到了一个不少,令人羡慕。 一、李兆麟 先说到他们的父亲李介甫,本来就是一个商人,经营者两间金铺,结婚后生下了三个孩子李兆麟、李兆基还有李兆楠。李兆麟一出生作为长子,暂时还没有享受到两间金铺的福利,而且当时侵华战争正激烈,他辗转各地才完成了学业,但是后来在金银业供职后,他很快就发展起来,仅仅一年,也就是1945年他就当上了经理。 这些年他没有一直呆在父亲的两间金铺里,而是自己在外探索发展的道路,干过贸易进口,塑胶制品,随着香港的发展,他觉得房地产行业有盼头,于是又转战房地产经营,1965年成立“兆安置业有限公司”后来还成功上市了,而且这个人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兴建过不少医院和小学,被当地评为“顺德市荣誉市民”。 二、李兆基 不过李兆麟并不是李家智慧的顶峰,李兆基才是,他的成就比之他的大哥有过之而不及,李兆基出生的时候他父亲的金店正火热,也和他哥一样,被送到私塾接受了不少教育,后来还专门找中山大学教授梁惠民来启迪他的思维,因为不少老师都说他非常活跃,非常善于动脑筋,说他是“神童”。 6岁开始进入金店工作,12岁时就已经是黄金奇才,15岁就能独当一面,撑起家中的事业,这也是为什么他大哥没有执着金店,然后去外面闯荡的原因,毕竟家中的弟弟比他厉害,而他也自认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而之后的种种证明他的退让是正确的,因为他找到了位置,李兆基最终因为金店关了,也进入地产,投资高达78亿美元。 三、李兆楠 李兆楠是这三兄弟里的异类,当初因为战争的原因,两个孩子都送出去了,但李兆楠却不愿意走,李兆麟两手空空去澳门,李兆基带着1000元去上海,最终在香港房地产占据60%的产业,都是身价千亿的大富豪,而李兆楠在家开了工厂,结果工厂倒闭,后来娶了妻子,住在60平米的房子里,比起两个哥哥,简直就是穷沟沟。 不过李兆楠非常知足,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他也不去硬凑,过着自己简简单单的小日子,平时在老房子里种种花浇浇菜,一套西装一双鞋子穿了几十年,不会收藏,不懂炫富,妻子也是普通人,两个人就这样也有滋有味,天天眉开眼笑,不比那些大鱼大肉的人过得差,也不比那些大手大脚的人烦恼更多。 四、利断金 当然他的兄弟并没有不管他,李兆麟李兆基总是想要将李兆楠接到香港住,或者总打着给他买房的算盘,甚至还将平安保险中的2亿股转给了李兆楠,这2亿股让李兆楠成为平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身价高达200亿,在胡润富豪榜排名第34位,即便什么也不做,都是妥妥的有钱人了 但是令人惊叹的事情出现了,李兆楠并没有动这股份,和这股份带来的收益,他表示这都是哥哥的钱,不是他自己的,他非常感谢大哥二哥的帮助,但他更想凭借自己的本事,赚多少算多少,能走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所以他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隐形的富豪”,李兆楠用他的知足常乐,成全了一家人的幸福美满,可谓维系家庭的大智慧。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