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 http://www.qilongseo.com 这两天,伊能静儿子哈利又引发了热议。 起因是因为,他晒了一组”大尺度”写真。 照片中,哈利和一个女生相拥在一起,二人都浓妆艳抹,夸张的眼妆和眉毛,让很多比较保守的网友纷纷惊呼:太大胆了! 看完照片,还有网友纷纷喊话伊能静:看看你儿子! 但其实,这并不是伊能静的儿子第一次因为个人打扮偏好引起人们的热议了。 随便搜一搜,哈利穿女装、化妆的新闻比比皆是,曾经惊呆了一波又一波的网友。 而关于伊能静「教养孩子」的问题,又一次被搬上了台面。 很多人都困惑,作为一个男孩,又女装,又化妆,还拍尺度这么大的照片?如此不像男人的行为,伊能静能接受? 实际上,相比规定男孩“只能这样”、女孩“只能那样”,我一直认为,独特的灵魂值得被尊重。 哈利的“离经叛道”,并不是有病,也不是心理有问题。相反,他不惧外界眼光,坦荡做自己,恰恰来自于妈妈的支持。 最新一季的《奇葩说》已经落幕了。 这一季里很多“昙花一现”的年轻辩手,依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比如在海选的时候,年轻的辩手TK和袁奇奇。 他们互为辩论的正反方,讨论的辩题“男孩想穿裙子去幼儿园,父母该不该阻止?” 显然这个辩题讨论的是,父母该不该干涉孩子穿衣自由的问题。 认为“该阻拦”的正方选手TK的观点是: 有的时候我们阻拦,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父母有责任,帮孩子规避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伤害。 如果父母没有办法在幼小的孩子身边保护他,那么是有义务帮孩子预估风险和承担后果的。 嘉宾杨幂也表示支持“阻拦孩子”。后来她说了一句,“如果题目说的是成年人,我一定会选择不阻止。” 没错,孩子还小,面对的很多外界的声音自己没办法分辨,所以需要家长帮忙把关。但当孩子真的成年了,又有多少父母能够允许一个成年男子,穿着女装,化着妆,出现在公共场合? 如果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化浓妆、穿女装,你能接受吗? 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能。 就算心里觉得这没什么,但是要接受孩子如此与众不同的行为,要让男孩穿着“属于女孩”的东西出门,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但是,伊能静却做到了。 很多人说哈利穿女装是哗众取宠的行为,有心理问题。 舆论喧嚣的时候,伊能静没有回应。后来才知道,对伊能静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反而是儿子哈利很贴心,怕妈妈心情不好,还想关闭社交账号,不给人评论。 伊能静回答:当然不用关闭! 对于儿子穿女装的爱好,伊能静还安慰儿子不要有负担:「在我的世界,你可以成为你自己。」 来自妈妈的尊重,也足以让哈利拥有抵抗一切的力量。无论外界怎么说,不管网友的评论有多恶毒,哈利依然我行我素、坦坦荡荡。 哈利的成长和勇气,我认为是来自他父母的爱—— 我爱你,我不会操控你。 只要你幸福快乐就好, 只要不伤害别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 幼儿时期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影响他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说: 审美能力影响孩子的,不仅仅是分辨美丑,还有自信的气质。其实,孩子对美的向往是自然而生的,反倒是大人的心中缺乏坦然。 你仔细品品,真正让网友不能接受的,是不是这些“大胆独立”的审美行为? 在网络上,明星的孩子总是容易引起大家的议论。 比如王菲的女儿窦靖童,曾经因为换了短发、打扮中性,被网友说她“偏门”、“搞怪”... 又比如黄磊的女儿多多,总是因为各种小事上热搜: 多多戴耳环了;多多给妹妹涂口红;多多染发了;多多穿运动bra;... 从这些热搜中,可以看到,大家非常热衷讨论: 你作为一个孩子,到底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黄磊和孙莉支持女儿们做的事,看似是普通家长眼中“坏孩子”的行为。 可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仅能提升审美能力,还会使其更自信,更能认清自己。 而孙莉面对这么多的热议,选择了平静地回应这件事。 她说: 越阻止孩子就会越叛逆,不如尊重她的选择。 图片来源:微博@新浪娱乐 孙莉还在采访中表示: “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 从孙莉的观点中不难发现,黄磊一家对孩子的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尊重」。 试问,哪一个孩子不想要一对这样的神仙父母,支持你的“特殊”,尊重你的“叛逆”? 不信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本质上,黄多多的热搜,和那道讨论“男孩可不可以穿裙子去幼儿园”的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处。 男孩穿裙子,女孩穿耳洞,都是孩子的自由选择,其实并没有干扰到别人。 其实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当孩子的选择不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时,父母该采取怎样的教养方法。 那辩题的比赛场上,反方的袁奇奇,就穿着裙子出现了。 19岁的他,穿着花蝴蝶一样的裙子,自信从容地说出“你可以觉得我怪异,但不能觉得我普通。” “你今天的阻止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他会觉得自己穿裙子是错的,玩娃娃也是错的。” 何况男孩不能穿裙子、女孩不能太小的时候打耳洞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像哈利、多多,穿女装也好,打耳洞也好,其实都是「表达自我」的方式。 她们并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在家长的爱护下,习惯了自己的这种表达方式。 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条件地放纵,而是尊重、引导。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 孩子, 我爱你, 爱的是你本身的样子, 而不是我期望的你。 对父母而言,爱不是掌控,不是命令,而是接纳。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要允许孩子身上那些不一样的存在。 父母对孩子的接纳,除了孩子的日常习惯,还包括了人生规划。 如今火遍整个电商平台的李佳琦,小时候就“不同于常人”。 图片来源:微博@李佳琦Austin 李佳琦小时候就喜欢打扮,喜欢研究许多好看的东西,因为这样,他上学的时候还遭受男生的嘲笑。 而李佳琦的家人一直都支持他,给他鼓励,而不是将他的“天赋”进行扼杀。 李佳琦高考的时候,报考了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的是舞蹈。毕业后,他又找了一份与跳舞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工作——化妆品销售顾问。 在直播没有出现的时候,李佳琦已经是那个化妆品公司里小有名气的“头牌销售”了。之后,在公司的组织下,他开始了直播生涯,又参加了BA网红大赛因此大火…… 直到今天,他的直播间已经请过无数明星,他也试过了无数只让少女们种草的口红。 他在自己的所爱之上越走越稳,如今已经身价过亿。 自媒体作者C妈说,就算你真的生了一个“李佳琦”,也不大可能把他养成李佳琦。因为,大部分父母在面对孩子不入流的行为时(比如小男孩喜欢涂口红、喜欢化妆;小女孩喜欢染发、打耳洞),是做不到真心接纳的。 可是这些行为,并没有害处啊。 孩子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对世界的探索,对自己的认知。 正如《奇葩说》辩手袁奇奇结辩时,引用的冯骥才先生那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保留孩子的这份不顺从,也许,你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用纪伯伦那段经典的诗句作为结尾,送给每一个家长: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引导孩子在成长中的每一种选择。 保留孩子在成长中的“不顺从”,尊重孩子选择的“多元化”。与孩子一起,收获属于成长中的惊喜和独一无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