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八折网 2021-03-28 450 10

打五星我嫌少,吹爆这部献礼剧

赚钱

以往,影视剧总是将目光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处。

而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段历史很少被提及。

历史课本上,陈独秀、李大钊、鲁迅,

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著作连在一起,

“谁写了什么,要背下来。”

历史老师这样对我们说。

背下来了,选择题就能做对了。

只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

那段历史的洪流之水是多么湍急,

那段历史的浪潮之声是多么汹涌。

看着破败不堪的祖国,

忧国忧民的革命家的心是多么焦急。

封建王朝覆灭了,

孙中山将共和制带来了,

可中国为何仍是久病不愈的样子?

希望如流星划过,

有人灰心,有人退缩。

只是在这至暗的时刻,

仍有人守护着心中的光,

在黑暗中固执的点火。

火星点点,便照亮了救中国的路。

烈火熊熊,觉醒的时代拉开序幕。

骆驼商队穿过人群,

视角随之切换。

大总统袁世凯收到日本人的最后通牒。

接受《二十一条》。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条”。)

此时狡猾的日本人已经采取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

强迫袁世凯签署条约。

正值二次革命的失败,

孙中山、黄兴等众革命家流亡日本,

民众反抗声不止,袁世凯犯难。

外交部毫无头绪,等待袁世凯的下令。

最终,袁世凯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此消息流出,

全国人民奋起抗议,

游行、罢工、抵制日货。

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海外的革命家,

呼吁回国倒袁。

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校园内,

传来了国内最新的消息。

看着触目惊心的一字一句,

李大钊怒摔报纸,

高一涵心灰意冷,

中国的革命,走到尽头了吗?

共和,要死了吗?

愤慨的李大钊召集留日学子,

他的声音带着急切与悲哀,

他的语气带着愤怒与不安,

他大喊,

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了!

怎么办?

所有留日学子异口同声,

倒袁!回国!

众人忧国之至,

一旁的张丰载却泼来凉水,

他是君主立宪的支持者,

袁世凯当皇帝,他叔就能当上大内总管,

走君主立宪之路,正合他意。

此时,由于孙中山等人的努力,

民主共和制度早已深入人心,

民众思想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君主立宪制确是在开历史倒车,

两帮吵得不可开交。

远离争吵的人群,

一名形象邋遢的男人走来,

拿起李大钊因“忧国”而难以下咽的午饭,

他默默的吃,

眼神却是在认真的听。

这位衣着朴素,发型凌乱的男人正是—陈独秀。

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会面,

历史的尘埃飞扬,

中国的命轮转变。

陈欣赏李大钊的演讲,

却认为中国无可救药。

一旁的张丰载煽风点火,

众学生向陈独秀吐口水,愤怒出拳。

李大钊将其救出,躲到无人处,

向陈独秀提出自己的疑惑与不解,

陈独秀讲爱国要有立场,

甲午海战、鸦片战争时期,

列强靠船靠炮瓜分中国。

如今时代变了,

列强靠中国抵债来瓜分中国。

老路救不了中国,新路又在何方?

此时章士钊带来回国的船票,

陈独秀即将踏回故土,

临走李大钊将大衣递给陈独秀

“海上风大,您要保重。”

船上,

舷窗外的风景是刚刚被袁世凯卖走的山东。

革命多年,

中国仍是老样子,

只是制度这一味良方未能奏效,

国民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视野。

望着窗外漆黑的海面,

只听陈独秀掷地有声的一句:“看得见。”

看得见一条救国的光明路。

船的甲板上,

陈独秀遇见同盟会元老邹永成将军。

海风萧瑟,陈独秀谈起自己得了痨病的妻子,

以及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儿子。

由于没有生活费,

两人正在上海租界当搬运工勤工俭学。

条件艰苦,只能吃发霉的粮食,

二人不顾姨妈高君曼(陈独秀妻子)的劝说,

坚决靠自己,不回家。

工地里,一位老工人因不堪重负摔倒,

却遭来监工的一顿鞭打,

路过的外国士兵视而不见,

延年、乔年两兄弟站出来打抱不平。

两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最终老工人的活由两兄弟承担,

此事才算了结。

甲板上的争吵声吸引了陈独秀的注意,

船票丢失的一男一女两个学生正被日本人拖拽,

在众人面前对两人大打出手。

邹将军提出自己帮助两位学生出钱补票,

日本人马上笑脸相迎,称自己是在执行公务,

而看到被侮辱的中国同胞,

陈独秀愤怒的要求日本人的道歉

这位男学生向陈独秀道歉,

表示自己是之前在校园吐了他一口的学生,

陈独秀不仅没有生气,

反而邀请他回船舱聊一聊......

(第一集 完)

《觉醒年代》以《新青年》杂志为线索,

以思想觉醒为开端,

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等人为主角,

以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为内容,

讲述了那个文人忧国、青年热血的不凡年代。

拍摄淋漓大气,

台词句句珠玑,

隐喻隐而得喻,

仅仅是第一集的内容足以让人心潮澎湃。

越是看下去,越是敬佩那些为国家、民族奋不顾身的革命者,

用生命谱写峥嵘岁月的一笔一画。

结合前日中美高层的战略对话,

我的心情更是无法平静。

建党百年,感谢前辈,予我们强大祖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折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八折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