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赚钱 原标题:互金公司不爱金融爱数科,360金融、蚂蚁金服更名为哪般? 记者 | 邹璐徽 继蚂蚁金服更名后,又一互联网金融平台——360金融也在日前加入更名队伍,意在去“金融”标签,强化科技属性,升级为“360数科”。 对于更名的缘故原由,360数科CEO吴海生解释称:“360数科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比例由技能服务孝敬。此次更名反应了这种趋势,也更好地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上的长期战略定位。未来,将继续加大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投入。” 360金融的升级在其2019年年报早有预兆。该年年报相比往年最大的差别是,将收入调解为传统收入和科技收入两部门,以全面真实地反应公司科技转型的业务形态。 2019年年报数据显示,360金融传统收入为人民币80.13亿元,科技收入为12.06亿元,增速高达336%,而2018年为228%。科技服务占比稳步上升,由年初的0.8%跃升到年底的22%。 在2019年4季报电话集会上,360金融CEO吴海生也曾宣布,预计到2020年底,在新增业务中,科技驱动业务量占比将提高到30-50%。 事实上,更名并非互金行业的新鲜事。 最新可追溯到蚂蚁金服以及陆金所,两家公司均在本年意图登岸资本市场。 本年6月,在蚂蚁启动上市前的一个月,蚂蚁集团将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称,更名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去掉了原注册名中的“浙江”,更是以“科技”替换“小微金融服务”。 而在本年8月传出赴美上市的陆金所控股,其总司理兼联席CEO谢永林也在6月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陆金所已经明确“金融科技公司”战略定位;客岁9月,陆金所旗下科技子公司曾增资近5亿,也被解读成该公司向科技平台转型的先兆。 更早则可追溯到2016年。该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事情实行方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事情举行了全面部署摆设。随着羁系加速收紧,不乏有不少网贷平台意图通过更名期望与负面新闻缠身的P2P划清界限规避羁系。 彼时,海内熟知的积木盒子、宜信、短融网、爱钱帮等网贷平台均将自己的定位或升级为金融科技公司。 随后在2018年-2019年,数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也陆续更名:2018年11月,京东金融在提出“去金融化”的标语之后率先更名为京东数科;2019年4月,玖富普惠更名为“玖富数科”;7月,宜人贷更名为“宜人金科”;9月,小米支付也更名成“小米数科”。 对于互金公司的更名意义,在2020年之前,最为普遍的说法是:一方面是为了规避被污名化的“金融”字眼,另一方面,在2018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事情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拳印发了《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事情的通知》之后,金融科技企业持金融牌照谋划成为须要,在金融严羁系态势下,金融科技企业普遍希望削弱减轻合规压力,并利用科技输出能力平稳“过弯”。 但随着海内金融羁系情况的变化,以及比年来数次更名潮下主角的改变,其背后的深意也有了更多的解读。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告诉界面新闻,相比早些年为了规避羁系的更名潮,近期海内头部互联网金融公司更名,另有两方面缘故原由:一方面源于转型已经取得开端的进展,科技类的业务或者非金融类的业务,在整个营收的占比已经开始逐步提高,或者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范围;而金融科技公司选择更名,是平台向市场与投资者开释的一个品牌信号。 另一方面,从上市的角度出发,互联网公司估值远高于金融企业。相比起式微的互金观点,科技的资本故事显然更感动投资人;别的,据WEMONEY研究室数据,从境外上市的海内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市盈率来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市盈率偏低,均值仅在5倍市盈率的水平,而传统互联网科技公司市盈率均值逾60倍。 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相比“去金融”这一标签,“强化科技属性”正在成为行业更深的主题。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对媒体的解读大概更为精准。 他表示:“随着金融羁系的增强,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有金融牌照,更名是局势所趋,但不是去金融化,只是更突出科技属性,并不会因此削弱金融业务。另外,目前C端客户市场已经朋分殆尽,但TOB和TOG市场远景依然辽阔,改成科技公司则更夸大科技输出,对未来拓展TOB和TOG市场是比力有利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